第10章 猜測
關燈
小
中
大
裴家的女孩子長到十來歲,便要自己住一處,一方面與父母住著多有不便,另一方面女孩子漸漸大了,總要學著打理家事,自己管一個院子也算是鍛煉了。裴靜姝住的海棠居地方不大,但也是個獨立的院落,挨著的便是裴靜婉的清蓮居,稍遠些是裴靜妤的白蘭居;而裴靜妍的芙蓉居離得遠些,如今空著的院子,便是兩處之間的丁香居,地方倒是不小,只是丁香居從前出過事。
原本裴靜姝父親那一輩上還有個三姑姑,是裴老丞相的小女兒,雖是庶出,因她最小的緣故,裴老丞相和老夫人也十分疼愛。裴靜姝對這位三姑姑還有些印象,三姑姑長到十五六歲時,裴靜姝剛六歲,只隱約記得有一日這邊亂了起來,後來就聽說三姑姑急病沒了。而那位三姑姑在世時,就住在丁香居。
因為是未出閣早逝,三姑姑沒能葬入祖墳,之後又有些流言傳出來,說三姑姑是自盡的,有說上吊的、有說吞金的,大夫人柳氏狠狠整治過一回,才算平息下來。只是,在那之後,丁香居就有些奇奇怪怪的傳言,到了裴靜姝姐妹搬出來單獨住時,也沒人選丁香居,那地方就這麽空下來了。
裴靜妍對裴靜姝說這個,是擔心長輩會叫她將芙蓉居讓出來,給裴靜嫻住。裴靜妍自小養在安氏身邊,一向以嫡女自居,還多有些瞧不起裴靜姝幾個庶女的意思,實則半點底氣都沒有。
安氏將她養在身邊,卻從未提過將她記做嫡女,父親看重三個兒子,對她並不上心,要說裴靜婉和裴靜姝都是庶出,可她們生母都是立了書擡進門的良妾,說起來也是有名有姓的,不似她,生母原是嫡母的丫鬟,做了妾也低賤得名姓都沒有,她更擔心的是,嫡母為了討好大伯母和三嬸,會主動提出讓她讓出芙蓉居。
裴三姑的事,裴靜姝也聽過,要說怕倒也談不上,畢竟隨著人口越來越多,真要這麽算,那實在沒地方能住了。不過裴靜姝並不覺得柳氏會這麽做。裴靜嫻如今同三夫人吳氏住著,但她這麽大了,既回京了自然要單獨安排住處,至於安排在哪裏,裴靜姝猜測,要麽是裴靜媛出嫁前住的瑞香居,要麽是在稍遠些的院子另外擇一處。
裴靜妍說完又有後悔,這麽說出來,仿佛她多擔心一般,大房四個姑娘呢,二房就她一個,怎麽都輪不到她才是。這樣想著,裴靜妍又離裴靜姝遠了些,口中嘟囔著:“跟你說這個做什麽,大伯母又不會對你說!”
“……”本想寬慰她兩句,既然她這麽說,那就算了吧,兩人在路口分開,裴靜妍往芙蓉居,裴靜姝則自己回海棠居。
因為明日就是裴少群的婚禮,晚間的接風宴也辦得簡單,一家子簡單吃了個飯,柳氏幾人便各忙各的去了。裴老夫人瞧著裴靜嫻怯怯的坐在吳氏旁邊,不由再次皺眉。兩年前老三夫妻倆帶著裴靜嫻離開,小姑娘雖不像大孫女一般明朗大方,但也乖巧懂事,怎麽姑娘長大了,反倒養成了這般。三房就這麽一個嫡女,老夫人瞧著皺了皺眉,到底問道:“嫻丫頭也有十三了,都讀了些什麽書?”
裴家是書香世家,家中子女不說都是才子才女,但都是自小讀書的,這麽問也只是想著旁敲側擊問一問,老三一家在南邊到底發生了什麽。只是沒料到裴靜嫻聽老夫人問她,就默默地垂了頭,低聲道:“回祖母,只讀了女戒和女訓,舅舅說,女子無才便是德。”
“……”裴老夫人微擡起的手頓了頓,她確實不那麽欣賞才女,可不追捧才女,不代表她覺得孫女們不必讀書。相反,女孩子更應該讀書明理,人說娶妻娶賢,便是因為妻子是家中教養兒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,若不讀書、不明理,如何教養兒女?有那迂腐人家,口中便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論調,可這句話由書香門第出身的嫡出姑娘說出來,就叫人震撼了。
見婆婆眉頭皺得更深,吳氏連忙道:“母親,嫻姐兒跟著我和老爺到處跑,荒疏了些學業,好在她還小,如今回到京城了,日後兒媳一定盯著她好好念書。”
“娘!”裴靜嫻隨父母離開時年歲還小,又被父母放在吳家放了一年多,跟著吳家女孩子們讀書,正是讀書的時候,吳家那一套論調洗腦很成功,原本跟著姐妹們讀詩書的裴靜嫻,習慣了跟表姐妹們讀女戒這些。等被接回父母身邊,手邊的書都換成了女戒和女訓,又將女子無才便是德掛在嘴邊,被查問功課的父親一頓好罵。
這邊是吳氏滄桑又疲憊的原因。吳氏在閨中時,接受的也是吳家這般的教育,直到嫁到裴家,才知道,女子讀女戒這些,不過引以為鑒,閨中少女的功課中,最不重要的就是這一項。因此,在裴家,這兩本書的作用就一個,罰做錯事的女孩子長記性。
正因為如此,沒什麽文化的吳氏嫁到裴家沒少自卑,因此裴靜嫻出生後,她沒少操心女兒的學業。小心翼翼培養了十來年的女兒,不過是外出奔波中,將女兒在娘家放了一年,女兒竟將吳家的論調學了個九成九,吳氏見到時簡直欲哭無淚。可到底閨女是自己的,吳氏心中淚流成河,也怕婆婆對女兒有了成見,一聽裴靜嫻的回話,便趕忙保證,又連忙拽了裴靜嫻的手,不許她再多說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原本裴靜姝父親那一輩上還有個三姑姑,是裴老丞相的小女兒,雖是庶出,因她最小的緣故,裴老丞相和老夫人也十分疼愛。裴靜姝對這位三姑姑還有些印象,三姑姑長到十五六歲時,裴靜姝剛六歲,只隱約記得有一日這邊亂了起來,後來就聽說三姑姑急病沒了。而那位三姑姑在世時,就住在丁香居。
因為是未出閣早逝,三姑姑沒能葬入祖墳,之後又有些流言傳出來,說三姑姑是自盡的,有說上吊的、有說吞金的,大夫人柳氏狠狠整治過一回,才算平息下來。只是,在那之後,丁香居就有些奇奇怪怪的傳言,到了裴靜姝姐妹搬出來單獨住時,也沒人選丁香居,那地方就這麽空下來了。
裴靜妍對裴靜姝說這個,是擔心長輩會叫她將芙蓉居讓出來,給裴靜嫻住。裴靜妍自小養在安氏身邊,一向以嫡女自居,還多有些瞧不起裴靜姝幾個庶女的意思,實則半點底氣都沒有。
安氏將她養在身邊,卻從未提過將她記做嫡女,父親看重三個兒子,對她並不上心,要說裴靜婉和裴靜姝都是庶出,可她們生母都是立了書擡進門的良妾,說起來也是有名有姓的,不似她,生母原是嫡母的丫鬟,做了妾也低賤得名姓都沒有,她更擔心的是,嫡母為了討好大伯母和三嬸,會主動提出讓她讓出芙蓉居。
裴三姑的事,裴靜姝也聽過,要說怕倒也談不上,畢竟隨著人口越來越多,真要這麽算,那實在沒地方能住了。不過裴靜姝並不覺得柳氏會這麽做。裴靜嫻如今同三夫人吳氏住著,但她這麽大了,既回京了自然要單獨安排住處,至於安排在哪裏,裴靜姝猜測,要麽是裴靜媛出嫁前住的瑞香居,要麽是在稍遠些的院子另外擇一處。
裴靜妍說完又有後悔,這麽說出來,仿佛她多擔心一般,大房四個姑娘呢,二房就她一個,怎麽都輪不到她才是。這樣想著,裴靜妍又離裴靜姝遠了些,口中嘟囔著:“跟你說這個做什麽,大伯母又不會對你說!”
“……”本想寬慰她兩句,既然她這麽說,那就算了吧,兩人在路口分開,裴靜妍往芙蓉居,裴靜姝則自己回海棠居。
因為明日就是裴少群的婚禮,晚間的接風宴也辦得簡單,一家子簡單吃了個飯,柳氏幾人便各忙各的去了。裴老夫人瞧著裴靜嫻怯怯的坐在吳氏旁邊,不由再次皺眉。兩年前老三夫妻倆帶著裴靜嫻離開,小姑娘雖不像大孫女一般明朗大方,但也乖巧懂事,怎麽姑娘長大了,反倒養成了這般。三房就這麽一個嫡女,老夫人瞧著皺了皺眉,到底問道:“嫻丫頭也有十三了,都讀了些什麽書?”
裴家是書香世家,家中子女不說都是才子才女,但都是自小讀書的,這麽問也只是想著旁敲側擊問一問,老三一家在南邊到底發生了什麽。只是沒料到裴靜嫻聽老夫人問她,就默默地垂了頭,低聲道:“回祖母,只讀了女戒和女訓,舅舅說,女子無才便是德。”
“……”裴老夫人微擡起的手頓了頓,她確實不那麽欣賞才女,可不追捧才女,不代表她覺得孫女們不必讀書。相反,女孩子更應該讀書明理,人說娶妻娶賢,便是因為妻子是家中教養兒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,若不讀書、不明理,如何教養兒女?有那迂腐人家,口中便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論調,可這句話由書香門第出身的嫡出姑娘說出來,就叫人震撼了。
見婆婆眉頭皺得更深,吳氏連忙道:“母親,嫻姐兒跟著我和老爺到處跑,荒疏了些學業,好在她還小,如今回到京城了,日後兒媳一定盯著她好好念書。”
“娘!”裴靜嫻隨父母離開時年歲還小,又被父母放在吳家放了一年多,跟著吳家女孩子們讀書,正是讀書的時候,吳家那一套論調洗腦很成功,原本跟著姐妹們讀詩書的裴靜嫻,習慣了跟表姐妹們讀女戒這些。等被接回父母身邊,手邊的書都換成了女戒和女訓,又將女子無才便是德掛在嘴邊,被查問功課的父親一頓好罵。
這邊是吳氏滄桑又疲憊的原因。吳氏在閨中時,接受的也是吳家這般的教育,直到嫁到裴家,才知道,女子讀女戒這些,不過引以為鑒,閨中少女的功課中,最不重要的就是這一項。因此,在裴家,這兩本書的作用就一個,罰做錯事的女孩子長記性。
正因為如此,沒什麽文化的吳氏嫁到裴家沒少自卑,因此裴靜嫻出生後,她沒少操心女兒的學業。小心翼翼培養了十來年的女兒,不過是外出奔波中,將女兒在娘家放了一年,女兒竟將吳家的論調學了個九成九,吳氏見到時簡直欲哭無淚。可到底閨女是自己的,吳氏心中淚流成河,也怕婆婆對女兒有了成見,一聽裴靜嫻的回話,便趕忙保證,又連忙拽了裴靜嫻的手,不許她再多說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